越婢汤加术汤治疗牛皮癣 越婢汤加术汤医案

银屑病资讯 小金金 2025-05-15 17:23 2 0

大青龙汤(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续命汤)

1、越婢汤:大青龙汤去桂枝、杏仁,利小便为主,适用于恶寒发热,一身悉肿,腰以上面目浮肿且汗出者。 越婢加术汤:越婢汤再加白术,适用于一身悉肿者,增强健脾利水的功效,当见小便不利。越婢汤脉浮,越婢加术汤脉沉。

2、方以越婢汤发散其表,白术治其里,使风邪从皮毛而散,水湿从小便而利。二者配合,表里双解,表和里通,诸症得除。7 《金鉴》卷四十一 1 方名 越婢加术汤 2 组成 越婢汤加苍术。3 主治 溢饮有热者。

3、【别名】越婢汤、越婢加术附汤【组成】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白术12克 附子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用法】上七味,哎咀。用水4升,先煮麻黄再沸,掠去沫,再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覆取汗。【主治】风湿毒邪侵袭,津液耗伤,筋脉挛痹,脚膝痿弱,行立不便。

4、越婢加术汤源于古代经典方剂,其独特配方包括麻黄60克(唐宋计量:1两=45克)、石膏500克、生姜60克、甘草10钱、白术200克以及大枣15枚。此汤剂的制作方法是:将以上六味药以2升水煮沸,先煮麻黄并去除浮沫,随后加入其余药材,熬煮至600毫升。

5、越婢汤的读法为yuè bì tāng。加减化裁:对于阳郁恶寒明显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附子、泽泻,以温阳利水;对于水气明显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白术、茯苓、猪苓,以健脾燥湿,利湿制水;对于表证严重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紫苏叶,以解表发汗。

6、【来源】越婢汤的配方出自于古代医学经典《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名越婢汤和越婢加术附汤。【组成】该方包含麻黄12克、石膏25克、白术12克、附子5克、生姜9克、甘草6克和大枣15枚,是治疗风湿毒邪侵袭的中药方剂。

越婢汤的基本信息

【组成】麻黄6两,石膏半斤,生姜3两,大枣15枚,甘草2两。【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功效】发汗利水。【加减】恶风者,加附子1枚(炮);风水,加术4两。【方诀】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甘与枣姜;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

遇到有风水的时候,一般用越婢汤,越婢汤就是麻黄、石膏、生姜、炙甘草和大枣五味药组成。 越婢汤的治症是:有汗、咳嗽、发烧 。有流汗只有两证:桂枝汤证和越婢汤证,桂枝汤没有咳嗽,有咳嗽用麻黄,麻黄能发汗也能止汗。 若本非湿家,太阳伤寒后麻黄汤就解决了。现本为湿家,受到风寒,全身会浮肿。

风水病和风疹痒的症状不同,风水病用越婢汤治疗,而风疹痒用麻黄加术汤治疗。 如果病人本来就有里湿,又受到风寒,全身会浮肿。“脉浮而紧”表示表寒,“法当骨节疼痛”,但实际上“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这说明湿邪过重。

肺气肿易治,发汗就好,有名的处方是越婢汤加半夏,科学中药粉几勺下去就好了。临床上常见的是抽烟导致的肺气肿,戒烟后会出现不好呼吸,戒烟方待后续。

【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详解伤寒论中的越婢汤

详解伤寒论中的越婢汤,原文表述了其用于治疗风水夹热之证的用法。越婢汤的组成包括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通过煎煮而成,旨在发散水气、清热解毒。若肿势较甚,可加白术健脾除湿,增强利水退肿的效果。恶风者加附子,以温经回阳止汗。

伤寒论第三十条辨强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躁、脉微弱,是阳气衰弱表现,不可发汗,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包括:桂枝十八铢(去皮)、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劈)、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碎,绵囊)。

越婢的意思是一种汤,全称为越婢汤。越婢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为利湿剂。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利水之功效。主治风水证。

一者,治疗外感疾病,必须遵循有表先解表的治则,或表里双解。若表证未除而治里,则变证百出。仲景在《伤寒论》中反复告诫,诸如“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等。二者,有汗桂枝无汗麻黄,但并非绝对。临床上判断表证的有无,是否存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并不绝对依赖于有汗无汗。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bì)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

越婢汤怎么读

1、越婢汤的读法为yuè bì tāng。加减化裁:对于阳郁恶寒明显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附子、泽泻,以温阳利水;对于水气明显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白术、茯苓、猪苓,以健脾燥湿,利湿制水;对于表证严重的患者,可在越婢汤的基础上加紫苏叶,以解表发汗。

2、“仲景工言越婢汤”出自宋代方回的《数日项颊颧咽肿痛发中有疮》。“仲景工言越婢汤”全诗《数日项颊颧咽肿痛发中有疮》宋代 方回有生必死理之常,酒到何为不举觞。未问刘伶坟上土,何妨张咏鬓边疮。叔和解诀行尸脉,仲景工言越婢汤。知命吾当谢医药,服膺参也战兢章。

3、《备急千金要方》【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别名】越婢汤、越婢加术附汤【组成】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白术12克 附子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用法】上七味,哎咀。用水4升,先煮麻黄再沸,掠去沫,再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覆取汗。

4、大青龙汤(附:越婢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若于方中除杏桂,主治风水身肿强。本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等七味药组成。功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身疼、兼有烦躁。

5、我们也学过两个方子:越婢汤,大青龙,这两个方子都是可以发越表之水的,这里面有什么?越婢汤是麻黄石膏,大青龙是麻黄桂枝石膏。当然,表水偏阴证的可以用我们刚才说的真武汤。里水用利尿药,用攻下药;表水用麻桂这样的发表药。

6、根据《金匮要略方义》的解读,越婢加术汤是越婢汤基础上加入了白术。白术作为脾经的重要药物,擅长健脾化湿,与麻黄结合,既能散外风,又能利内湿,针对因脾气虚弱、湿气内生再受风邪侵袭引发的水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