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牛皮癣针刺加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牛皮癣用针灸
艾灸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 操作方法: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后进行艾灸。 特点:由于直接灸会在皮肤上形成水疱和疤痕,因此也被称为化脓灸或着肤灸。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以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伤害。
艾灸肚脐眼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艾炷直接灸 操作方式:人平躺着,可用艾灸罐直接灸肚脐眼,或者用点燃的艾条悬在肚脐上方约1厘米处,以温热感为度,不可过热。 灸疗时间: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艾灸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艾柱灸:直接灸:艾柱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进行艾灸,每个穴位一般灸15分钟左右,需适时更换艾柱以避免灼伤。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方法,即把艾柱放在姜、蒜或盐片上,再置于皮肤上施灸。
高血压的艾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百会穴雀啄灸 操作方法:使用艾条对百会穴进行雀啄灸。当患者感觉烫时,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如此反复操作10次即可停。 注意事项:壮与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
面部艾灸的方法主要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温和灸:操作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在面部距离皮肤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和缓的持续熏灸。注意事项:要保持艾条与皮肤的距离稳定,避免过近导致烫伤,同时又要保证艾热能够渗透到皮肤深层,达到治疗效果。
艾灸头顶有什么好处
1、艾灸头部的功效主要集中在特定穴位,尤其是百会穴,其主要功效包括升阳举陷和治疗特定疾病。升阳举陷:艾灸百会穴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这有助于治疗各种脏器的下垂症状。在中医理论中,阳气具有升提的作用,通过艾灸百会穴可以加强阳气的升提功能,从而改善脏器下垂的情况。
2、因此,在头部最常用的实际上是百会的艾灸,在百会艾灸的时候要剃光百会穴周围的头发,灸百会的时候,重要的是升阳举陷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脏器的下垂,重灸百会还可以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眩晕,其它很少在头顶部进行艾灸,颜面部会有一些轻度艾灸,比如治疗面瘫什么的会有。
3、头晕艾灸以下部位效果较好:百会穴:位置:头顶,任脉和督脉交汇处。作用:生发阳气,驱散头部寒邪,对头晕有很好的改善效果。神庭穴:位置:人体正前方,入发一寸的位置。作用:清利头目,帮助七窍开阖,使头脑清醒,改善头晕症状。两侧太阳穴:位置:太阳穴附近血管和神经丛丰富。
艾灸的多种做法(二)
艾灸的多种做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隔姜灸:做法:用生姜切片,置于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生姜片上穿刺数孔后点燃艾炷,待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稍提姜片或更换艾炷继续灸。效果:可增强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隔蒜灸:做法:分为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方法是取大蒜切成片,放置于穴位上,上置艾炷施灸。灸法在现代有所发展,如铺灸,施灸范围扩大,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及疣等皮肤病证。隔蒜灸的操作方法分为两种,一是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蒜片,用针刺孔后置于穴位上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直接灸 直接灸又称点灸,将小块的艾柱直接置于穴位或皮肤表面,点燃后进行灸疗。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操作,通常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用于局部灸疗,特别是需要深入穴位时。隔物灸 隔物灸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放置一层隔离物,如生姜片、大蒜片、盐等,避免直接灼伤皮肤。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艾条灸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艾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温和灸: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是悬起灸的一种。雀啄灸:一上一下活动施灸,同样属于悬起灸。回旋灸:左右移动施灸,也是悬起灸的一种形式。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先刺针得气后,在针尾上放置艾绒或艾条施灸。
意见建议:也称为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 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经外穴针灸单穴治病
今笔者利用此穴,采取以该穴为中心向周围邻经输穴及经外奇穴多向透刺的手法,可大大增强针刺的感应性,激发经气,加强太阳经气的输布和与邻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经气的沟通,从而提高疗效。
四缝为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肠虫症,蛔虫症,肠蛔虫症,百日咳,咳喘,气喘,咳嗽,手指关节炎,羸瘦虚弱等。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按压有酸痛感,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等症状。曲池穴位于曲肘成90°,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高血压、手臂疼痛等症状。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失眠心烦等症状。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症状。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总计711个穴位。其中108个是要害穴,包括72个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刺激的穴位,以及36个致命穴,俗称“死穴”。尽管这些致命穴若被不当使用可能造成伤害,但日常按摩通常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针灸单穴治病36绝招 穴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治:发烧。 手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动过速。 手法:揉按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