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汤银屑病关节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名医案

银屑病资讯 小金金 2025-09-11 18:27 2 0

...大黄附子汤、当归散、防己黄芪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射干麻黄汤_百...

1、【参考剂量】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2射干麻黄汤 【组方成分】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八枚(洗)、一法半升。【煎服方法】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2、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通便止痛。适用于寒结腹痛、便秘发热、手足冷等症状,以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当归散,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适合孕妇及月经不调者,帮助调节身体。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适用于风湿、水肿等症状,治疗慢性疾病。

3、当归四逆汤 - 瘦弱者需大枣、甘草调理,局部冷痛则需桂枝、细辛,当归、芍药、通草协同作用。 葛根汤 - 适用于背痛、腹泻,无里热情况。 理中汤 - 适用于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 麻黄附子细辛汤 - 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应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卷中记载

薏苡附子败酱散在《金匮要略》卷中的记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来源:该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卷中。组成:主要由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三味药组成。用法:将上述三味药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功用:主要功用为排脓消肿。

薏苡附子败酱散见于枟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枠:“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具有健脾利湿、破血排脓的功效,目前该方及其加减方被广泛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

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介绍

薏苡附子败酱散为治疗肠痈的经验方。古之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 脓肿、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肛窦炎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等。 皮肤疾病 :阳气虚损,湿滞血瘀,卫气不畅,营阴瘀阻,血败肉腐成皮肤疮。同秉金气,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

薏苡附子败酱散源于《金匮要略》,专治肠痈,而赤小豆当归散则针对目赤如鸠眼的病症。胡希恕先生强调,这两种方剂不仅能排脓,还适用于多种皮肤病,如顽固的牛皮癣。老师强调个体差异,用药量会根据实际病情调整。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强调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瘙痒时,避免抓挠,以防止真菌感染。

薏苡附子败酱散,作为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方剂,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三味药组成,原是治疗肠痈腹痛的代表方剂。然而,其在肿瘤疾病的应用也颇为广泛,尤其在结直肠癌、卵巢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等腹部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方成分】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煎服方法】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主治病证】排脓消肿,主治肠痈内已成脓。可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三味药的经方,如何抗肿瘤

1、贝母:攻坚去痰降逆。贝母可通利喉结,适用于喉咙部位有硬块的病症,如甲状腺肿瘤、鼻咽癌等。巴豆:大热大毒,攻坚破积。巴豆在此方剂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迅速打通堵塞的食道和大肠,排出寒实结胸的病理产物。但需注意,巴豆毒性强烈,使用需谨慎。

2、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服法:枳实3克 ,厚朴12克, 薤白9克, 桂枝3克 ,栝楼实10克(捣)上五味药以水1升,先煮枳实、厚朴,取4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功能主治: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3、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双手皲裂痒脱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汤治疗皮肤病

在皮肤病领域,张某某先生的案例展示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赤豆当归散汤的独特疗效。57岁的他长期受双手皲裂、痒、脱皮的困扰,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太阴合病,病位在里,湿热瘀阻。内服方选用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共计14剂,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则助于祛瘀。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汤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特别是在张某某先生的案例中,成功治疗了双手皲裂、痒、脱皮的症状。以下是具体分析:方剂组成与功效:内服方: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其中,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助于祛瘀。

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通便止痛。适用于寒结腹痛、便秘发热、手足冷等症状,以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当归散,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适合孕妇及月经不调者,帮助调节身体。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适用于风湿、水肿等症状,治疗慢性疾病。

大黄牡丹皮汤:方证:阳明病证。应用:适用于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等症状。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证:太阴阳明合病证。应用:用于治疗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等症状。温经汤:方证:厥阴病证。

【参考剂量】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2当归散 【组方成分】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煎服方法】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主治病证】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主孕妇血少有热,胎动不安,月经不调,腰腹疼痛。